現今面相學融合西洋解剖學,最基本分為三質,心性質、筋骨質、營養質,從膚色五官高矮胖瘦皆可從這三質來論,三質定位後再依據流年細論,並搭配五官。(若三質熟悉則可加入中國相法中的「五行」來分類)相絕對不單論,定要配合整體,否則將斷章取義判斷失策。

面相的記載很早。《禮記》載:「凡視上於面則傲,下於帶則憂,傾則奸。」又如勾踐平吳之後,范蠡深知勾踐為人「長頸鳥喙,可與共患難,不可與共樂」,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,變姓名為鴟夷子皮。其他如蘇秦是「骨鼻劍脊」;項羽乃「目有重瞳」;周亞夫是「縱理入口」,縱理即法令,相術謂縱理入唇為餓死之相;劉秀則是「隆準日角」。視頻來源: 賽崑崙